通知公告
专题教育
文化生活
 
【我与企业共命运】与你同在风雨兼程

 

发布日期:[2015/4/22 11:11:30]   信息来源: 机运工区 高海明

 
  

    今日的中国,煤炭企业仍然持续低迷,看不到任何走出困境的希望。鲁中能源集团和绝大多数同类企业一样,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企业何去何从?是摆在每一个鲁中能源人面前的冷酷事实,不可回避。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市场规律告诉我们,要生存发展就要做强者,适者生存,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鲁中能源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少人在扪心自问:我们是破蛹化蝶获得重生?还是就此沉沦?

    中国煤炭企业的黄金十年的结束,到2011年下半年开始的煤矿企业的全部下滑,中间几乎没有过度,让中国煤炭企业猝不及防,几年来一路悲歌,目前进入到历史上最艰困时期,为了迎击市场低迷和煤炭价格的暴跌,鲁中能源从2005年起开始审时度势,对企业经营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完善,从单一的煤炭生产向多种经营扩张发展,投巨资向贵州谋求新的煤炭资源,到2014年完成的大区队整合,干部队伍的精减,加大了节支降耗和修旧利废力度。2015年党委工作会上又提出十五个“三”的指导性思路,为企业发展确定了新的目标与方向。这一切证明了集团公司高层是一个有着战略眼光,有发展谋略的企业领导集体,值得企业员工的期待和信任。

    作为与企业共同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成为其中的一份子的老员工,鲁中就是我们赖于生存的家园,是我们共同创业的舞台,是互为依存,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矿兴我荣,矿衰我耻,对这个企业怀有深厚的感情。从1982年起,在这个企业里我从意气风发的年轻职工,如今年过半百,付出了青春岁月和热切汗水,与企业共同见证了三十余年的风风雨雨。与企业共同创造过安全生产四千余天的辉煌,也接受过1997至1999年之间的亚洲金融海啸的考验,无论经历了多少困难,我们都挺了过来。作为一个二十多年采掘一线工作的老员工,因年龄和体力的原因,于2012年到了维修工区,从事井下主排水工作至今,担负着—500泵房的水情观察和排水任务,一直尽职尽责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采掘一线生产创造条件,排除受水威胁影响,维持水情平稳,恪守着自己的职责和义务。面对我们企业的持续艰困,心急如焚,一直支持企业为发展而做出的改革举措,用行动做出有力的回答。对于近一两年出现的跳槽现象,有着相当不以为然的看法,特别是对个别人唱衰企业,私下里怨声载道,不理解不支持企业改革,拖后腿,说风凉话的不良习气,一直非常反感。因为消极情绪只能起到涣散工作热情,积累不良思想,破坏企业内部团结和斗志,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困难时期,作为企业员工,应该无条件支持企业改革,执行落实企业决策和工区制度,与企业同心同德,共同迎接挑战,因为我们与企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作为企业员工,无论从事什么岗位,都是在为鲁中能源公司做贡献,是公司这艘巨轮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我们所有人奋力划桨,鲁中能源公司才能在市场动荡中平稳前行,否则只能倾覆海底,成为垃圾而被人们遗忘。我们不能这样沉沦,那不是鲁中能源的性格,我们是特别能吃苦,能战斗,是经历过无数次考验的一支铁军,是有能力继续创造辉煌的战斗集体。

    鲁中能源要生存发展,真正实现企业百年基业长青的宏伟目标,只要公司高层能够及时把握市场,掌握正确的领导方向,对经营项目没有效益的单位,甚至持续亏损就要有壮士断腕的刚毅果断,及时关闭取缔,不要让企业强行背包袱,收拢人力资源和资金,不再盲目上马新项目和肆意扩张,保存实力,养精蓄锐,才能厚积薄发,企业才有重振雄风的希望。只要公司干部员工团结一致,心怀公司发展大计,立足本职,奉献自我,一切为了发展,抛弃个人利益得失,心无旁骛。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发扬团队协作和个人奉献精神,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打印此页】 【顶部】【关闭】  
 

版权所有:鲁中能源集团  地址:山东省肥城市  电话:0538—3131041  传真:0538-3131355      鲁ICP备14016189号-2 管理入口  访问量:1631166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