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织金县的一座大山深处,矗立着一座现代化洗煤厂——贵州鲁中矿业实兴煤矿洗煤厂。在这座洗煤厂里,人们时常会看到一位个头不高、衣着朴素、不时往返于各类洗煤系统之间的老人,他就是鲁中矿业洗煤厂厂长王善玉——默默熔炼“乌金”的贵州新区洗煤行业领头人。如今已七十高龄的王厂长,慈眉善目,身板硬朗,话语不多。自2014年起,在他的带领下,鲁中矿业三座矿井的现代化洗煤厂陆续拔地而起,成为企业绝地反击、闯关突围的一把“利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发挥余热,奋斗不息”也成为王善玉与年龄抗争、为企业奉献的最好写照!被集团公司授予2018年度“合作共赢奖”荣誉称号。
与时间赛跑,与自然抗争,他用建成三座现代化洗煤厂的实际行动,为企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2014年,是煤炭行业整体步入“寒冬”、煤企经营状况持续恶化的一年,在综合分析矿井自身条件、环保政策因素、外部市场风险的前提下,贵州鲁中矿业及时向山东集团总部提交了先期在实兴煤矿建设洗煤厂的申请,经集团总部果断决策并联系推荐,有着多年洗煤经验的王善玉受邀赶赴贵州,正式接洽洗煤厂建设的前期考察事宜。在对贵州特有地形、气候条件下建设该项目作了充分考察评估后,作为查庄煤矿退休的一名老工人,怀着对企业的深厚感情,他毅然决定与贵州新区的创业者们一道携手,投身洗煤厂建设、合作项目。确定合作意向后,王善玉开始着手实兴矿洗煤厂选址工作,经过反复研究分析、对比优化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了立体式设计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利用了有限空间,全部设备占地面积仅不到1亩,以最优的设计保证了洗煤厂的后续建设运行。2014年12月,时令已至寒冬,实兴矿洗煤厂的建设工作以最快速度正式动工。施工期间,王善玉带领着一支仅二、三十余人的施工队伍,克服雨雪天气对土建施工造成的影响,以及外部道路狭窄对大型设备运输进场造成的困难,虽然当时贵州的气温已降至零度以下,掺和着雨雪的施工场地泥泞湿滑,但在公司、矿方的积极配合协助下,他们加班加点、连续奋战,2015年3月底,实兴煤矿洗煤厂顺利完成全部基建、安装任务,4月初正式投入试运行。随后,王善玉带领队伍马不停蹄、一鼓作气,2015年5月开工建设贵平煤矿洗煤厂,当年9月全面建成投产;2017年5月至10月,又完成了江西矿洗煤厂改建工作。在施工环境迥异于山东老区、各种难题不断出现的情况下,仅仅用时一年多的时间,王善玉率领队伍完成了两座年入洗能力120万吨现代化洗煤厂的建设任务,以及一座年入洗能力90万吨现代化洗煤厂的改建任务,体现了一名新区建设者及其团队无惧困难、正视挑战、迎难而上的难得品质和能吃苦、善打拼的优良作风,赢得了集团公司、贵州鲁中矿业和实兴煤矿各级领导、职工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洗煤厂的建成投产只是一个好的开端,如何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洗出合格的煤炭产品,才是煤炭企业投资建设洗煤厂的最终目的,这也是建设伊始,王善玉给自己定下的管理目标。为保证洗煤效果,鲁中矿业建设每一座洗煤厂的设备均较为先进,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主要设备都有60台套之多,平时正常运转的设备也有58台套,主要洗煤工序包括上煤、给煤、洗选、筛选分级、压滤等,管理好整座洗煤厂、保持设备良好运行,绝非易事!“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无难事”。王善玉自有他的管理之道:其一,精细管理,从做好日常工作记录这一平常小事做起。翻开他那一本本平淡无奇、尺寸不一的工作记录本,每一天、每一班的设备运行维护、检修处理情况,当天天气情况,乃至工作中的心得体会,都被他工工整整的记录在上面,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他干好这一行的“法宝”,“想让设备听你的话,就得对它多用心”。从2014年底洗煤厂建设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一直保持着做记录这个良好习惯,三年多如一日的坚持,靠的是无需督促、自我管理的自律意识,靠的是“空谈无用,一切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的实干精神。其二,结合实际,设备管理“不打无准备之仗”。通过洗煤厂一段运行时间后的研究总结,根据贵州雨水多、湿度大、煤炭硫份高等气候、煤质影响因素,导致配件材料易于锈蚀的实际情况,王善玉决定将钢铁材质配件逐步更换为不锈钢、锰钢等耐腐蚀性较强材质配件,并提前安排采购了各类配件,全部登记造册,以备不时之需。多年来,洗煤厂设备运行效果保持良好,从未因无计划检修、主要设备运行故障而影响矿井生产。在保持洗煤质量稳定的同时,随着市场与客户的需求变化,洗出的商品煤品种也逐步多样化。其三,高效工作,保证人人不做“无用之功”。王善玉带领的这支队伍总人数不过70人左右,实兴、贵平两座年入洗能力120万吨洗煤厂的总人数都在30人左右,用人之少、效率之高,值得人们称道,也让人们好奇他是如何做到的?让我们听一听这位老人是如何说的:“俗话说得好—‘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人都有一摊活,在哪个岗位上就要干好哪个岗位的活;某人适合干什么活,就让他在这个岗位上‘人尽其才’!”朴实的话语道出的是并不高深的企业用人之道。分配方面,他坚持一条原则,就是让员工实际所得与所作贡献、工作效率相匹配,可谓“言简意深”。
“现在市场形势好,政策环境好,真的应该抓住大好时机,开足马力生产,时间不等人啊!”寥寥数语,道出了王善玉对我们企业发展的迫切期待之情,更让人感受到一位古稀老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之气,这份自信与豪气不正是企业开辟新天地、迎来新发展的最大底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