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专题教育
文化生活
 
【每日一星】爱岗敬业 钻研业务 书写着对矿山的无限深情--郎宗义

 

发布日期:[2019/3/18 9:14:06]   信息来源:

 
  

    郎宗义,贵州鲁中矿业王家寨煤矿副矿长。多年来,他在安全一线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坚持如一,严谨求实,兢兢业业,勤奋刻苦,全面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安全监督检查岗位上,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耐劳,充当一线模范带头人,和自己带领的职工打成一片;他严格按照“三个文件”要求,强化学习,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普遍好评。被集团公司授予2018年度“学习进步奖”荣誉称号。

    自从2018年11月份调入王家寨煤矿工作以来,他重点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教育职工作为一名煤矿工人敬业必须从爱岗做起,爱岗是敬业的基础和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升华和体现,不爱岗就很难做到敬业,不敬业就很难说是真正的爱岗。一个人只有爱岗,才具备合格劳动者的基本条件,而要使这个基本条件得到提高和完善,就必须敬业。作为一名管理人,他无论官职大小,从事什么样的工种,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努力培养热爱自己从事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和责任心。他常说就算是王家寨掘进队剩下一个敬业的人,也要坚持把领导的光和热继续传递下去。

    作为一名矿山工人,郎宗义坚信自己从事的工作是最有意义的、最有价值的,只有把个人利益与煤矿利益和集团公司利益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大家”和“小家”的关系,把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我们企业的价值统一起来,才能在热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中,都能善始善终、安安全全的完成所承担的各项工作。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要真正做到敬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从事条件较差、顶板松软,淋水跟迎头,底板遇水成黏泥,向沥青,设备负荷大,工作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的岗位。不免有这么一部分人,由于缺乏敬业精神,对待工作应付公事、得过且过、好高骛远、马马虎虎,给个人、家庭和集体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此,他在班前会上,把敬业作为工人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倡导敬业精神,要求每个人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把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做一行,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

    他关心职工疾苦。区队有防突工张西国,是本地村民,常常说工作太累啦。为此,郎宗义了解与他座谈,了解情况。原来他家里有3个孩子,3个在上学,为了节省钱,他每天上下班都是顶风冒雨,有时道路上结冰他步行15公里走着回家,翻过两座山的路程,大概走两小时路程,要是骑车走绕行公路20分钟,他为照顾在家学习的孩子,天天早出晚归。得知这情况,郎宗义给他申请安排了宿舍,让他在下雨天住在宿舍里,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回家,帮他安置好休息住宿问题,这个职工再没有说过上班累,下班累了,连续上班没有休过班。

    迎头淋水大,到井口风大冰凉,员工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在得知情况后,郎宗义都是主动为员工送衣送药,减少员工痛苦,让员工感觉有家的感觉。员工都说这样的领导真是少有,跟这样的领导干真是放心。

    人人都说煤矿苦,但郎宗义却以苦为荣;人人都说煤矿险,但他参加工作就一直奋战在井下安全生产第一线。寒来暑往,冬去春回,青春岁月换得两鬓斑白;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几十年来,凭着对矿山的无比热爱,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在煤矿战线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在企业困难时期,很多人都离开了企业,可他却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一个朋友曾劝他说:“现在很多管理人员都走了,你有安全管理能力,有工作经验,何必窝在矿上呢?到哪个小矿不比矿上开的多啊!别在矿上干了,赶紧走吧!”虽然知道朋友是出于好心,但郎宗义不领情,对朋友说:“企业培养了我这么多年,现在工作刚干出了点样子,绝不能辜负矿领导和老一辈对我的教育;我相信总有一天煤矿会渡过难关好起来的,再说,你只想着挣钱多,小矿的安全有保障吗?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老婆、孩子怎么办?”朋友从此再也没有劝过他说去小矿的事。

    郎宗义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却明白“安全是最大的福利,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这个道理。他常警示自己:“井下工作与自然条件做斗争,必须处处小心、步步谨慎,防事故如防敌人,啥时候都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几十年来,他时刻把“安全”二字铭记在心。在班前会上告诫职工:“出来干就是为了挣钱养家的,我们的企业,安全就是我们的效益,就是我们的责任,就是企业的希望。”班前会上总是不耐其烦地要求职工进入掘进头时,首先由班组长和瓦斯检查员迎头瓦斯和支护情况;检查顶板情况;检查电气设备运行完好状况;检查自己作业地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确保开工时能顺利开采。在材料节支降耗使用上,为了全面提高职工的节支降耗意识,进一步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他坚持全区员工身体力行,小到一根木棒、一个螺丝、一根铁丝等等都要杜绝丢失浪费,围绕架棚支架完好,严禁乱丢乱放,在谁的班次中发现乱丢放时,严格执行处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回收的生产材料尽量回收放置,对回收可利用的材料对职工奖励,对浪费的处罚,区队职工、班组与班组之间相互监督。

    就是这样,执着的对煤矿工作的热爱,凭着一股钻劲,郎宗义以一个煤矿管理者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书写着对矿山的无限深情,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说:“我就是干到退休那一天,都不会离开我热爱一生的煤矿工作。”他要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鲁中矿业,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全部倾注在井下。

 
 

打印此页】 【顶部】【关闭】  
 

版权所有:鲁中能源集团  地址:山东省肥城市  电话:0538—3131041  传真:0538-3131355      鲁ICP备14016189号-2 管理入口  访问量:1629983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