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力公司 刘靖
清晨的矿区,风景如画,静谧美好。这幅画面,让我恍然想起十六年前尘土飞扬的景象——坑洼的土路,裸露的煤堆,还有工友们沾满煤灰的脸庞。十六年光阴流转,矿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名鲁中人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充实。回望这段不平凡的历程,点点滴滴都涌上心头。
那些年,风雨如晦。记得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下,鲁中集团进入了改制重组的关键时刻。市场持续低迷,如同阴云笼罩着整个煤炭行业,经济下行的压力,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煤价暴跌的消息,如同冬日里的寒风,一阵紧似一阵。我们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仿佛一艘在惊涛骇浪中颠簸的航船,随时可能被巨浪吞噬。广大员工的脸上写满了忧虑,议论声此起彼伏,大家都在考虑一个问题:出路在哪里?
困境中,我看到了一个团队最动人的模样。在集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每一位同事都像战士一样,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付出;没有畏难退缩,只有迎难而上。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硬是在看似无路可走的地方,开辟出了一条生路。当企业终于走出低谷,不仅发展前景广阔无比,就连员工的生活也得到了切实改善。我深深地体会到,众志成城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能够创造奇迹的强大力量。
企业改制后,矿区的面貌也在逐步改变。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未硬化的地面在雨天变成了泥潭,晴天则扬起了漫天尘土。上班的路上,我们要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坑坑洼洼,稍不留神就会溅得满身泥点。最难忘的是刮风的日子,风卷着尘土扑面而来,下班时常常是“满面尘灰烟火色”,连家人都会打趣说我们是从煤堆里钻出来的。
如今,漫步在矿区,恍如置身花园。硬化过的路面平整宽敞,吸尘车和洒水车来回穿梭,将矿山环境维护得一尘不染。道路两旁,鲜花竞相绽放,树木郁郁葱葱,四季皆有不同景致。清晨上班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鸟儿的啼鸣,心情也愉悦起来。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善,更是企业发展理念的升华。当看到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在花蕊间忙碌采蜜时,我常常会心一笑:这不就是我们心中绿色矿山的生动写照吗?十六年来,企业已被打造成国家级绿色矿山,这是改制带给我们的最直观的变化。
企业文化也在改制历程中凸显作用,我们以传统经典为行为指南,以《鲁中规》为工作准绳,不仅提升了工作技能,思想上也日臻成熟。每天的班组读书会成为大家最期待的活动之一,尤其是分享交流《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一书的学习感悟,总能引发大家的热烈反响。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年长的同事,他们戴着老花镜,在书页上认真标注着拼音,一字一句地研读,那份专注与热情,丝毫不逊于年轻人。他们的学习劲头启示着我:学习没有年龄界限,追求进步永远不晚。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共同成长的喜悦。
安全,是我们心中永不松懈的弦。在煤矿这个特殊行业里,安全二字重于泰山。它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入员工血液的意识;不是应付检查的形式,而是守护生命的屏障。记得在一次安全培训课堂上,老师告诉我们:安全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这句话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每一次工作前的检查,每一次操作中的谨慎,都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践行。对企业而言,安全是效益的基石;对个人而言,安全是幸福的保障。正是这种刻进骨子里的安全意识,支撑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平安年。
作为公司的一员,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我常常提醒自己,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平台,用感恩的心对待每一天的工作。即便是最平凡的岗位,也能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即便是最常规的操作,也关系着企业发展的全局。当我把个人的努力融入企业的发展洪流中时,真切地感受到了心上力量的升起。
回望十六年发展历程,心中百感交集。我们共同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转折,共同走过了跌宕起伏的岁月。每一次危机都是考验,每一次挑战都是磨砺。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我始终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见证了集团公司从困境中崛起、在变革中成长的每一步。那些加班加点的日夜,那些攻坚克难的场景,那些欢庆胜利的时刻,都化作珍贵的记忆,永远铭刻在心。
如今,我更加明白,企业的发展永无止境,个人的成长也永无终点。昨日的成绩已成历史,明天的辉煌等待我们书写。要调整心态,整装待发,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我知道,在这条路上我们从不孤单——有领导的正确指引,有同事的真情相伴,更有那份历久弥坚的坚定信念,照亮着我们前行的每一步。展望未来,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期待鲁中能源集团续写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