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办 刘楠
践行《弟子规》“日行一善”看似是件小事,实则蕴含着巨大的正能量,它不仅能促进个人成长,提升心灵品质,还能改善工作氛围,成就他人建设心灵品质,为团队创造无形的价值。集体学习会议结束后,当人员散去,我发现零落的纸片和废旧的笔芯散落在地面上,公厕旁边还有几个随手丢弃的烟头,便随即取来扫帚打扫干净,并顺手将凌乱的会议室桌椅摆放整齐。看到环境面貌又恢复到干净整洁的状态,我从心里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虽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但我深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善意就藏在细微处。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里,涵养自己的品行,就是在积累自己向上成长的力量。未来,我将继续把践行《弟子规》融入工作日常,让善意在团队中不断流淌,为营造更有温度、更具凝聚力的工作环境贡献力量。
综合办 齐东祥
一天,在查收上井的顶梁车里发现有十几条完好的螺丝,我便立即想到,企业就是自己的家,要珍惜每一件物品,不能浪费分毫。于是把它们仔细捡拾出来,交到了同顺公司机电维修厂溜子车间。溜子车间的高主任对我说,“你有心了,这些螺丝正好可以用上。”
通过学习践行《鲁中规》《弟子规》,我对“节约无小事”有了深刻理解,只有人人树立主人翁意识,从身边点滴做起,才能真正将杜绝浪费、厉行节约的理念落到实处,而好的行为作用,也让自己心里更加充满责任感与满足感。
机运工区 马敏
前几天,办公室的门锁松动了,起初只是关不严,得拽着门把手往下压,“咔哒”一声才能勉强锁上。后来松动的越来越严重,眼看着两边儿门把手都快要掉下来了,很是闹心。我立即从同事那里借来工具进行修理。拧螺丝时,发现锁芯位置的螺丝总打滑,便开动脑筋找来两根牙签儿插进锁芯,螺丝就着牙签慢慢旋转、吃紧,原本晃悠的锁芯终于固定牢靠了。我又把两个门把手处的螺丝全部重新拧紧一遍,直到可以正常使用了才感到舒心。
《弟子规》里“凡是人,皆须爱”,让我想到在单位这个大家庭中,也需要像爱护自己的小家一样去用心关照和维护,看见了不合适的、不方便的地方就顺便搭把手。把单位这个家建设好,不仅有利于自身工作更加投入,也能为同事们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安监处 赵广华
“入则孝”篇章,最易触动人的软肋。曾几何时,我们把父母的叮嘱当作唠叨,把“报平安”的小事抛在脑后,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在“父母命,行勿懒”的提醒里,想起母亲倚门等待的身影,想起父亲欲言又止的牵挂。原来“孝”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及时回应的温度,是认真倾听的耐心,是把父母的期盼放在心上的细腻。这份感悟让我学会放慢脚步,在忙碌中留一份空隙给家人,比如睡前一句简单的“晚安”,出门时主动分享行程,这些微小的举动,竟让家中的空气都变得柔软。
“出则悌”的教诲,则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与他人相处时的疏忽。“兄道友,弟道恭”不仅是手足间的相处之道,更延伸到对身边人的尊重与体谅。职场上,曾因意见不合与同事争执得面红耳赤,事后想起“言语忍,忿自泯”,才明白真正的成熟不是争出输赢,而是懂得换位思考;生活中,也曾因朋友的一句无心之言耿耿于怀,直到读到“人有短,切莫揭”,才懂得守住他人的体面,其实是在为自己积攒善意。原来“悌”的内核是包容,是不把自己的棱角对准他人,是在往来中留一份余地,让关系在温和中长久。
而“凡出言,信为先”的训诫,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显得格外珍贵。我们习惯了随口承诺“改天聚”,却总在“改天”里蹉跎;常说“我会做到”,却在琐事中渐渐遗忘。直到某次答应帮朋友处理一件急事,因拖延险些误事,才懂得“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的分量。诚信从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人际交往中最可靠的基石,一句算数的话,一个靠谱的举动,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他人心中的“定心丸”。这份感悟让我学会慎言慎行,答应的事便尽力做到,做不到的事绝不轻易许诺,内心反而多了一份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