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专题教育
文化生活
 
【学讲用】地勘公司学习《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认识感悟摘编

 

发布日期:[2025/10/8 10:37:24]   信息来源:

 
  

许昌朋


企业家作为企业发展的“掌舵人”,他的格局和境界决定着企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上限,若能以身作则、甘于为企业和社会奉献,始终将企业长远发展与员工幸福福祉放在心上,以“大我之心”引领团队,这样的企业家必然能带领企业迈向更光明的未来。反之,若企业家被“小我之心”裹挟 ,凡事以私利为先、贪吝成性、目光短浅,且忽视员工的成长与培养,那么企业终将因失去凝聚力和发展动力,而走向衰败甚至倒闭。从个人角度来看,作为员工努力工作的初衷,就是为家庭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但现实中,有时候物质得到了满足,却仍然感觉不到幸福,反而因为家庭琐事导致心情郁闷、夫妻之间矛盾重重。究其根源,这都是因为夫妻双方心灵品质的层面较低,小我之心主导了各自的立场,导致彼此难以包容理解,这也印证了书中“近则卑”的道理。因此,建设幸福家庭,其本质上就是要夫妻双方共同提升,共同建设心灵品质,都以包容、温暖、携扶之心以及好人好自己、成就对方就是成就自己的大我之心对待彼此。如此,构建幸福家庭便不再是难事了。

 

武波


家庭,是人生旅程中永恒的港湾,不同人生阶段的家人相守相伴,共同编织着幸福的图景,而这份幸福的根基,离不开心灵品质建设。于夫妻而言,建设幸福家庭,需携手开发心中宝藏,在岁月长河里,共同耕耘出满溢爱与尊重的家庭天地;面对青少年子女,助力其开启光明前程,是父母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引导他们开发心灵宝藏,明白真正的成功源于内心富足与品格高尚,让中华文明滋养的心灵,成为奔赴光明前程的底气;对于家中长者,成就圆满晚年,绝非物质满足即可。老人是家庭的根脉,给予精神关爱,才是“老有所安”的真谛。家庭的幸福,贯穿人生各阶段,皆赖于心灵品质的建设。以心为锚,夫妻相携、育子以正、敬老以情,便能让家庭成为幸福的能量场,无论何时何境,都能滋养每一位家人,奔赴更高层面的成功,让爱与文明永续传承。

打印此页】 【顶部】【关闭】  
 

版权所有:鲁中能源集团  地址:山东省肥城市  电话:0538—3131041  传真:0538-3131355      鲁ICP备14016189号-2 管理入口  访问量:1643577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