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点评百姓身边事——这钱到底该不该花
|
|
|
发布日期:[2012/4/16 10:48:08] 信息来源: 本网记者 曹建玉
|
|
这钱到底该不该花
近日有热心观众向我们提出疑问,在当前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整治改善副井口环境,这钱到底该不该花?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随机采访了部分干部员工群众,和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听一下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在副井口,一名刚升井的一线员工说“改善副井口的环境,这是件好事,给我们下井的人员提供了一个整洁明亮的环境,这钱花得也值。”
副井口的把沟工李强说“以前这里黑乎乎的,整治以后,真是强多了,看着心里也亮堂,工作起来心情也好啊。”。
信号工孙绪明说“整治环境也是企业建设的一部分,这也是公司领导对我们员工的关心,我感觉很好。”
在矿灯房,我们遇到了采煤二区区长尚振涛,谈起副井口的整治,他说“当前,咱们公司安全生产经营各项工作都抓得很好,但是如果因为环境问题,在上级检查中扣了分,罚了款,我感觉得不偿失。整治一下环境,花钱不多,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采访中,承担副井口整治任务的负责人之一,调试室副主任郭庆国告诉我们,整治副井口环境,是适应肥矿集团全面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也希望通过环境整治为干部员工改善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干部员工的标准化意识,进而把这种标准化意识贯穿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确保矿井长治久安。郭庆国同时也表示将尽最大努力,压缩成本,减少投入,保质保量,花最少的钱,取得相对最好的效果。
本站短评
少投入多产出 这钱花得值
投入少量资金,优化工作环境,提升企业形象,提升员工素养,这钱真是没白花。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起点也随之更高,标准更严,同时也满足了员工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愿望。特别是企业改制以来,各项工作与地方接轨,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而公司副井口面貌几十年没有改观,标准化水平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这显然与企业的发展状态存在较大差距,与兄弟单位相比更显落后。加之我们是现代化矿井,员工队伍、矿井装备也是与现代化矿井相匹配的。如果仅仅因为环境问题,在上级检查中扣了分,折损了企业形象,抹煞了干部员工的劳动成果,我们是否会感觉得不偿失呢?再之,副井口是干部员工上下井的必经之地,如果处处看到的是灰暗与杂乱,我们“以人为本”、“环境育人”的提倡,是否就真成了一句口号呢?如此一衡量再来看一看,我们花少量的钱优化环境,不仅提升企业形象,而且员工置身其中,会更加舒适、愉悦,更加有益于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况且公司上下正在为企业的发展处处节能降耗,干着算,算着干,赔本的买卖,相信哪个单位、部门也不会去做的。对环境整治产生疑问的员工,毋庸置疑是关心企业的好员工,但我们可否试着再把眼界放宽一点,不妨这样来想一下:虽然优化环境,需要资金,但当产出大于投入的时候,我们理所当然选择投入。因为这不是盲目的投入,不是面子工程,是为了给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为了企业能够长远发展。因此, 借用员工们的一句话说“这钱花得值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