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六月安全生产月系列评论之三
|
|
|
发布日期:[2012/6/11 10:44:53] 信息来源: 本网记者 陈静
|
|
查隐患 堵漏洞 夯实安全根基
事故的源头是隐患,隐患离事故只有一步之遥。而安全生产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隐患、消除隐患的过程,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管理上的缺陷都是安全隐患。要把这些安全隐患找出来并及时彻底消灭掉,需要各级管理人员严格履职尽责,对隐患细排深挖、明察秋毫,对安全毫不放松、顶真办事,做到安全检查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缝隙,让隐患无处遁形。只有这样,才能堵住安全漏洞,进一步夯实安全根基。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危险从来不会与人们约定好时间,一次习惯性的违章操作,一瞬间的麻痹大意,一次侥幸的盲目指挥,设备存在的不明显异常,都会造成惨重的代价!排查一处隐患比抢险救灾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排查安全隐患的重要性,特别是6月份是全年安全目标、生产经营目标实现“双过半”的重要月份,我们要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隐患较多、思想懈怠、执行标准不高的单位集中开展一次隐患整治行动,遵循“制造隐患有代价”原则,对所排查出的隐患,实行“限时”治理制度,凡在规定期限内不能整改的,由责任单位回购,切实通过实际行动解决安全生产的实际问题,防患于未然。
要查出各种安全隐患,就要在“细””小”上做文章,在薄弱地点、薄弱时间、薄弱人物上下工夫。在日常检查中,只要稍加用心,就不难发现诸如某个螺丝松了、某设备声音稍微异常、某位员工情绪不稳等隐患。然而有少数干部员工对这些所谓的 “小毛病”,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见怪不怪,认为“小鱼翻不起大浪”。殊不知,小隐患也能酿成大事故,此种“养患”行为更是安全事故的最大隐患。因此各级管理人员切记,莫以隐患小而忽视,对待小隐患宜除不易养。要做到检查前熟记安全规程,熟练掌握安全技术,熟悉了解现场情况;检查中善动脑筋,勤于走动,越是边远岗点、零星岗点,越是易困乏的中夜班,越要勤检查,越要仔细用心研究、查找;检查后依据“自下而上,边查边改”原则,针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不论大小,都要盯上靠上抓整改、抓落实、严考核。
要查出各种安全隐患,就必须要创新检查形式,增加检查的力度、密度和频度。针对不同的工作采取不同的检查方式,检查效果截然不同。煤矿井下工作条件千变万化,时刻受到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如果不严格按照规程措施作业,稍微疏忽大意,就易引发事故。要确保各个工作地点时时处于有效监控之中就要将定期检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走动式检查等各种检查方式相结合,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隐患,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早消除,把安全管住,把安全管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