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专题教育
文化生活
 
扎根矿山的农合工刘超

 

发布日期:[2014/1/4 8:56:05]   信息来源:

 
      目前,农合工已经逐渐成为我公司安全生产的主要力量,他们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如今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成长为区队的生产骨干,成为了矿山不可或缺的管理人才。刘超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代表。
2003年,刚刚二十出头、才走出校园不久的刘超,以农合工的身份迈进了我公司大门,正式成为一名井下掘进工。7年的岁月,把他磨炼成了掘进迎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生产骨干。由于工作出色,2004年刘超被职工推选为副工长,2005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务工”,2007年、2008年更是连续两年获得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刚参加工作时,许多农合工因为受不了井下的作业环境和体力的付出,离开了煤矿。但是刘超经受住了考验,毅然留在了矿山。有过井下作业经验的人都知道,迎头的工作最艰苦,很多人不愿在迎头工作,而更愿意从事一些干净舒适的辅助岗点工作。但刘超不这样想,他主动要求去迎头工作,他认为只有在一线才能学到真本事。由于刘超的父母早年去世,什么事情他都要自己打理,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和艰辛。别人休息时,他就拿出《煤矿安全规程》、《锚杆支护技术》等书籍,认真学习;别人回家了,他却在现场练习实践操作,有不懂的就问在场的老师傅。付出就有回报,在同时下井的农合工当中,他第一个会使用风转,第一个熟练掌握了锚杆机。如今的刘超,无论打眼放炮还是架棚支护,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成为掘进一区不可多得的生产技术能手!
    年轻的他,没有时下年轻人的娇气和浮躁,无论工作条件多么艰苦,施工现场多么恶劣,他都能冷静沉稳,体现出与他年龄不相称的心理素质。2004年,我公司在中井掘进一条下山,坡度在30度以上,施工很困难,最棘手的是排抽迎头积水,那时的刘超刚刚担任组长,就遇到了这样的挑战。对此,有些老职工都产生畏难情绪,出勤一度下降严重,有的组长开始以各种理由请假,致使该地点的施工进度一度陷于停滞。但是在困难面前,刘超表现出惊人的吃苦精神。他没有被困难吓住,而是带领全组人员想办法、找对策,在打眼时加快进度,绑牢水管,杜绝不必要的水流出。在工作中他跑前跑后,就像拧紧了发条一样,忙得班中餐都要分好几次吃。就这样,在他的带动下,该地点的施工很快步入正轨,为按期贯通巷道提供了有力保证。
    去年,因工作需要,刘超被区队任命为班长。为提高班组人员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作用,刘超按照每个人的特长和优点分工,杜绝了窝工、怠工现象。工作中,他总是冲锋在前,干最重的活,干最苦的活,干最危险的活,但从不盲目冒进,而是善于观察施工环境和条件变化,因地制宜地按照规程规定施工。几个月前,在十二采区深部的几个地点,深部皮带巷里段遭遇了顶板压力大,岩石破碎的情况,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制约。对此,刘超采取了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节奏,特别是放炮后快速使用前探,不断加固前探,安排专人观察顶板,多打眼少装药以及多次放炮等有力措施,不仅保证了巷道成型,也杜绝了冒顶现象。他的少年老成、聪明才智、吃苦耐劳,为他赢得了好人缘,许多工友都愿意跟他干,一些老师傅也都评价他说:“刘超这孩子,真不简单!”
    如今的刘超正怀着一腔热血,以旺盛的斗志、敢为人先的精神战斗在百米井下,为企业的发展挥洒着勤劳和汗水,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乐章!
打印此页】 【顶部】【关闭】  
 

版权所有:鲁中能源集团  地址:山东省肥城市  电话:0538—3131041  传真:0538-3131355      鲁ICP备14016189号-2 管理入口  访问量:1630193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