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同事之间因为某一小事情,而造成一些不愉快。如果对一些小事不能正确对待,就容易形成沟壑。日常交往中我们不妨注意建立融洽的同事关系。以大局为重,多补台少拆台;对待分歧,要求大同存小异;宽容忍让,学会欣赏,学会和谐沟通。为构建公司和谐稳定的环境架起同事之间沟通融合的桥梁。
同事之间之所以经常因为一点小事闹不愉快,造成小矛盾或小摩擦,主要是缺乏沟通、交流、理解和信任。怎样才能同事之间沟通到位,融洽交流呢?
一、以大局为重,多补台少拆台。对于同事的缺点如果平日里不当面指出,与外单位人员接触时,就很容易对同事品头论足、挑毛病,甚至恶意攻击,影响同事的外在形象,长久下去,对自身形象也不利。同事之间由于工作关系而走在一起,就要有集体意识,以大局为重,形成利益共同体。特别是在与外单位人接触时,要形成“团队形象”的观念,多补台少拆台,不要为自身小利而害集体大利,最好“家丑不外扬”。
二、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同事在工作繁忙的时候自我调节不是很积极的,在与同事的交往中,应该经常地进行角色换位,即推己及人,把自己放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如果一位同事,对某一件事或某一个问题,希望同事怎样处理,则应设身处地地为同事着想,想同事所想,急同事所急,解同事之忧,排同事所难。因此,同事之间在工作中,遇事多为对方着想,不争名利,不争高下;工作上互相配合,取长补短,遇到矛盾,换位思考,多做自我批评。从各自分工上说,工作搭档和同事之间是两把剑,要做到剑锋所指,能合力相攻;从共同责任上讲,又好似剑之两侧,同为一锋,仍要做到合力相攻!工作上心舒气顺,生活上互相关照,形成思想上互相交流、工作上互相支持的默契关系。
三、对待分歧,求大同存小异。同事之间由于经历、立场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引起一些争论,一不小心就容易伤和气。因此,与同事有意见分歧时,一是不要过分争论。客观上,人接受新观点需要一个过程,主观上往往还伴有“好面子”、“好争强夺胜”心理,彼此之间谁也难服谁,此时如果过分争论,就容易激化矛盾而影响团结;二是不要一味“以和为贵”。即使涉及到原则问题也不坚持、不争论,而是随波逐流,刻意掩盖矛盾。面对问题,特别是在发生分歧时要努力寻找共同点,争取求大同存小异。实在不能一致时,不妨冷处理,表明“我不能接受你们的观点,我保留我的意见”,让争论淡化,又不失自己的立场。
四、语气委婉,禁忌过激言辞。受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各岗位人员紧,任务多,工作辛苦繁忙,有时做不到心平气和。性格较外向的同事,往往遇事一着急就会说一些不合情理的气话,有时因一句话,就造成了同事之间永久的隔阂。因此,有经验的同志或是性格内向的同志总是尽量保持宁静的心态,因为他们明白,感情冲动和有愚蠢的行为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无论怎样激动都知道“冲动是魔鬼”,时时提醒自己不做冲动的事情。
五、发生矛盾,宽容忍让,学会道歉。同事之间经常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就会形成大矛盾。俗话讲,冤家宜解不宜结。在与同事发生矛盾时,要主动忍让,从自身找原因,避免矛盾激化。如果已经形成矛盾,自己又的确不对,要放下面子,学会道歉,以诚心感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有一方主动打破僵局,就会发现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隔阂。
六、欣赏别人,静谧思考,和谐沟通,融洽关系。一位学者曾说:“智者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人各有所长,也明白成事不易。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聪明的人在欣赏别人的同时,也在不断的静谧思考。思考是为了行动,是为了在做出选择时不出错或少出错。没有思考时的深邃,就难有行路的高远。善于理智欣赏别人的人,他就会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帮助,创造一个更适合个性发展的宽松、和谐又布满人情味的人际环境。欣赏别人,不仅能给人以抚慰、鞭策,而且还能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同时又融洽了同事之间的关系,也给自己前进的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之,同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互相沟通和交流,是同事间能和睦相处的最好方法。那么就让我们本着这样一种基础——理解、尊重、宽容、忍让、及时交流,共同架起同事之间沟通融洽的桥梁。